全球通货膨胀攀升,世界各地都提升利率,廉价资金的时代已过去。房地产和黄金是抵御通胀风险的最佳投资工具。
正如此前预期,欧洲央行没有在7月初加息。行长特里谢(J.Trichet)宣布,基准利率维持在2.75%的水平。
市场没有意外的表示。反而是特里谢对通胀风险发出的“强烈警惕”,让投资者稍微放下的心,又高高地悬起来。
彭博社随后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欧洲央行今年会延续加息的步伐,将在8月份加息25个基点至3%,到年底利率可能上升到3.5%。
廉价资金时代已过去
由于全球通货膨胀攀升,世界各地都在提升利率。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25个基点,日本央行7月14日加息25个基点,结束近6年的零利率政策。这些是冰山一角。
6月初,南非、韩国和欧洲央行及土耳其央行都相继加息。泰国央行提升基准利率25个基点。通胀在印度初现端倪,在过去4年中,印度经济增长率超过8%,经济学家预期印度的通胀率将由目前的4.74%,上升至约6%。6月,印度央行将利率提高25个基准点。6月中旬瑞士加息,紧接着瑞典央行也宣布加息。
全球范围内,有可能只有巴西下调利率(该国基准利率为15.75%,是全球利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他地方,利率上调的消息此起彼伏。
中国不可避免地将加入到加息大军中去。翻开中国调整利率的纪录,不难发现以2004年10月底0.27%的加息为标志,中国的利率走势出现由低到高的拐点。当时不少人预言,1996年开始的一轮货币扩张政策已经逆转,中国从此将进入长达数年的加息周期。
今年4月,央行调高基准贷款利率,紧接着又宣布在7月5日和8月15日起分别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由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8.5%。这被业界认为,是较加息更为“猛烈”的紧缩货币的手段。加息似乎箭在弦上。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学家谢国忠预言,中国将在今年加息两次,幅度总共为54个基点。主要原因是受到美国升息的推动:“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超过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利率差,从而阻止中国央行提高利率。如今随着美联储进入反通胀状态,中国通过加息控制信贷扩张的可能性上升。”
谢国忠话音刚落,国家发改委随后就发表报告,建议央行“择机加息”。
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的数据表明,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除非出台较大力度的投资调控政策,下半年的投资增速难有明显回落。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必须关注的讯号。过去几年资金又多又便宜的情况正逆转。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以及其他几个发展中国家也在收紧货币流动性,全球流动性状况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其结果是促使投资者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投资,重新评估相对吸引力。”法国兴业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马博文如此表示。
最好手段:买房子
香港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基金经理黄国英看好住宅,“根据我的判断,前几年全球的通缩局面正在改观,抵御通胀将是今后的投资主题。正因为如此,各国央行才纷纷加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买房子就是对付通胀的最好手段。”
凡是经历通货膨胀年代的人,更愿意投资风险系数小、投资收益相对 较高的项目,房地产是较适合的中长期投资项目。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投资目的,是保值,其次才是增值。而实物资产,比如房产,其价值比较稳定,最起码能让自己的投资不贬值。尽管目前国家正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但从另外的方面来说,也提供低位入场的契机。
当通货膨胀率是3%的时候,尽管银行名义利率是6%,实际上借款人负担的利率只有3%。但如果想得到6%的真实回报,项目的名义收益率至少要达到9%。在通货膨胀阶段,当银行利率变动相对比较缓慢的时候,借钱花是比较合算的。因此按揭买房仍是明智之举。
最佳投资品种:黄金
另外一种须关注的实物资产是黄金,黄金历来是抵抗通胀的最佳品种之一。通胀来临时,往往最先通过黄金价格来感应。基金经理会提前在其投资组合中增加黄金的投资比重,以对抗严重通胀所带来的致命威胁。
美国经济教育基金会前主席、众多自由市场教育基金组织的创始人马克·史库森撰写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黄金具有准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和利率的神奇能力。
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在伊拉克战争、恐怖阴影笼罩下,2002年初~2004年底的3年里,美元兑主要货币平均贬值30%,而金价从271美元/盎司涨到456美元/盎司,涨幅近70%。
今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连续上涨,创下25年来的新高,5月12日达730美元/盎司,比2005底的517美元/盎司,上涨38%,比1999年8月的251.70美元,上涨190%。
但最近一个月来,国际黄金市场与商品市场、股票市场同步下跌,在6月14日跌至543美元/盎司,跌幅达25.6%,进入建仓范围。
普通投资者首选:股票基金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基金三种。为获得超过通货膨胀率的收益,股票在高通货膨胀时期通常是被优先选择的理财方式。但是在A股市场上,被高估的股票比比皆是,投资者除希望能找到稳定的分红股之外(股息率一般在2%~4%之间),自己耗时耗力地挑选股票,效果并不好。
随着利率提高,债券成为最先进入熊市的资产。期限越长的债券,损失越大。年初至今,当经历贷款利率提高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之后,2005年高歌猛进的债券市场陷入停滞,债券指数见顶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期限在1年以内的固定收益品种比如央行票据或短期国债,反倒成为机构新宠,因为它们的表现可以随行就市调整。但是这些产品最多让投资者以最小的代价保持流动性,要想达到抵抗通胀的目的,却指望不上。
广发策略优选基金、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富国天益基金分拆……在不断升温的基金销售中,个人投资者已成为认购主流。从今年的表现看,8成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都取得超越大盘的收益。目前看来,基金能够充分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而且是适合普通投资者的品种。有分析师指出,在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股改进行顺利的情况下,利率提升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不会很大,股市走牛的趋势,还会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