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周二(3月1日)走高,因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原油产量下降令供应过剩的市场有所收紧,盖过了中国制造业活动放缓引发需求增长减缓的担忧。
美国原油期货报每桶34.10美元,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35美元,现已较2月11日所及2003年来最低的每桶26.05美元累计上涨30%。
澳新银行(ANZ)称,油价突破34美元将“巩固一些人对于原油市场底部已经形成的观点”。
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0.27美元,至每桶36.84美元,自2月11日以来已累计上涨逾20%。
交易商称,油价上涨是因供需基本面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石油产量下降。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一公布的月度石油供应报告显示,美国12月原油产量减少4.3万桶至每日926万桶,为2014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调查显示,OPEC的2月原油日供应量从1月的3,265万桶降至3,237万桶。调查是基于船运数据和来自石油公司、OPEC与顾问公司人士的消息展开的。
但中国经济数据疲弱及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的前景,抑制了油价进一步上涨。
摩根士丹利周二称,“原油需求增长似乎在放缓。”
中国2月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五个月最低水平,产出与新订单微幅下滑,导致就业指数创下2009年1月以来最低位。制造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需要政府加大稳增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