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金 - 金市动态 - 正文

英镑能否过得了英国脱欧这一关 全凭“陌生人的善意”

来源:fx168 作者:小马快跑 2016-02-29 17:52: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海外投资者信心对英镑汇率至为关键,经常账赤字是英国的薄弱点,汇率自由浮动降低了发生“突然停摆”危机的风险。

英国人将在6月公投中决定英国在欧盟的未来,但也许只有海外投资者才能决定,英国政治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是否会转化为一场货币“危机”。

今年英镑大幅下跌,上周末英国确定在6月23日公投决定是否留在欧盟,随后英镑跌势加速。

不过这并非恐慌所致,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企业对冲汇率风险,而非资本逃离英国。很明显,这对英国股市和债市的价格也几乎没什么直接影响。

有一种“英镑危机”的说法,将现在与二战后的几次货币紧缩相提并论,当时英国时不时地要动用外汇现金储备来支持固定汇率联系制度。这样的比拟看上去很不靠谱,因为目前英镑汇率是浮动的,央行并没有一个需要固守的明确目标。

但还是有人担心英镑大跌到一定时候会破坏外国投资者对英国企业以及该国资产的信心,因为英国的经常账赤字在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弥补赤字所依赖的,就是前英国央行总裁卡尼所说的“陌生人的善意”。

金融市场人气及信心常常瞬息万变,历史经验表明,英镑一旦下跌,可能跌得又快又急,有时甚至影响到英国股债价格,可能中断境外筹资,造成更严重经济后果。

英镑这次的遭遇与1992年的英镑危机截然不同。当时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后英镑大跌。英国央行努力干预维持盯住德国马克汇率,并为此随德国升息之时,市场仍预期英镑下跌,导致资本外逃。

如今,缺乏一个明确目标也让投机客很难像24年前的索罗斯那样放空英镑。

不过,英国经常帐赤字规模之大、以及其仰赖外资平衡收支的程度,使得英国金融市场容易受英国脱欧话题影响而起伏。

法国兴业银行(行情601166,买入)汇率及企业研究主管Kenneth Broux说:“最让人担心的是无序下跌。与过去几次的英镑危机时期相较,现在的英国经常帐赤字规模大得多了。”

英镑兑美元本周跌至七年低点1.3850美元,逼近1.35下方的30年低点,周线跌幅超过2014年9月苏格兰独立公投期间或2010年5月英国大选期间的任一周。

不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自英国40多年前开始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以来,只有大约20次英镑的跌幅大于本周。

我们需要的就是资金

英国的经常帐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这需要每年约有700亿英镑的外资流入,相当于每日流入2亿英镑,才能让英镑保持稳定。2014年,这一比例达到6%,为英国国家统计局在1955年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准。

到目前为止,外国投资者还是乐意为英国填补这一缺口的,外资在2015年买超605亿英镑英国公债,为2010年创下783亿英镑纪录高点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外资持有4,270亿英镑英国公债,相当于英国在外流通公债的25.9%。英国债务管理局(DMO)追溯至1996年的数据显示,外资持有英国公债的比例最低为16.2%,发生在2000年,最高为2008年的35.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外国央行持有的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约4.7%是英镑计价的资产,该比率高于1999年的2.7%。

然而,当信心下降时,情况可能会急转直下。据英国央行的数据显示,仅1992年8月,即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前一个月,外资就卖超15.8亿英镑英国公债。

这创下了英国央行自1982年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海外投资者最大单月净抛售规模,并且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1997年7月。

汇丰驻伦敦的首席英国经济学家Simon Wells称,“人们甚至不需要大规模抛售,只要稍稍停止购买(英国资产),就能构成巨大风险。”

根据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2010年发表的论文,虽然英国政府自14世纪以来从未直接发生债务违约,并且有大量国内储蓄做后盾,但海外投资者只关心,他们的英镑贷款和投资不会因为英镑贬值而受创。

投资者或许会继续投资,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要求更高的利息以弥补可能遭遇大规模汇率损失的风险,从而推升英国整体借款成本。

“虽然目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的确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投资者有可能会抛售英国资产、撤出对英国的投资,”Fathom Consulting驻伦敦的首席投资策略师Nahed Ennasr称,“这一机率目前依然很小,但却在逐渐演变过程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兴业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