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月12日)欧市盘中,在市场关注点牢牢锁定在中国形势以及油价跌向30美元/桶之际,外汇投资者转向日元寻求避险,规避澳元和纽元等高风险资产,且认为人民币第二日企稳,并不意味着冲击全球市场的贬值步伐就此终结。
“现在而言,利差已无关紧要。风险意愿、油价、和中国--大家现在只关注这个,”外汇研究公司GloBAl-info的总监Kaneo Ogino指出。
基金投资者、银行业人士和企业卖家自12月末起便不再敲进人民币,而且中国当局也采取了被一些交易员形容为“核武器”的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价。
伦敦对冲基金Omni策略主管Chris Morrison自2014年初以来便一直做空人民币。“做空的兴趣已迅速增加。上周我平均每天收到50封有关人民币的电邮。”他说。“我们将此视为一个削减持仓的短期因素。会有一段盘整期,但我们仍坚持做空。”
有几家银行已把人民币兑美元到今年底时的预估汇价下调至7左右,周二时为6.58。“这在相当程度上要视美元而定,但在两三年之内贬值5-10%是很有可能的,”伦敦Millennium Global货币投资组合主管之一Richard Benson说。
油价下跌至每桶30美元也冲击产油国货币,加元挫跌至13年低点,挪威克朗/欧元跌至13个月低点。原油价格今年以来跌幅已将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