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日前撰文称,下一阶段要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汇率在均衡上的基本稳定。金融调控将加强预调微调,但不搞强刺激。
张晓慧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刊文《货币政策的发展、挑战与前瞻》中,对下一阶段的金融调控工作,作出上述表述。
张晓慧写道,“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条件。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央行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其在《中国金融》杂志的署名文章称,央行将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完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形势发展变化,继续探索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机制和手段,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
此外,“基于对内外部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判断,坚持稳住宏观政策,加强预调微调但不搞强刺激,更加注重精准发力,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结构性问题,重点就是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为结构调整拓展时间空间。”
文章指出,央行将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完善调控体系,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央行还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央行利率调控框架,疏通传导渠道,增强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中长端利率的传导,完善预期管理,推动金融调控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变,就未来构建利率走廊和政策利率机制进行探索。
另外,央行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落实好“定向降准”的相关措施,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政策的作用,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继续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文章并称,央行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识别和处置机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预期。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