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8月24日)原油价格创下约6年半来的最低点,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原油价格的低迷将走向长期化。受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在原油市场上的份额争夺战略影响,原油供给持续过剩。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日益升温,原油需求的恢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欧佩克月报显示,12个成员国的原油产量在3月以后超过了此前的日产3000万桶的生产目标,7月份更是高达3150万桶,创下约3年来的最高水平。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为1035万桶,连续5个月突破1千万桶。第二产油国伊拉克的日产量也达到400万桶,较上年增加了20%以上。
由于伊朗核谈达成最终协议,欧美对其解除了经济制裁。伊朗产原油的供给也可能出现增加。伊朗的国有通信公司在8月中旬指出,伊朗回归市场后,欧佩克的原油日产能可能达到3300万桶。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 Bank)分析师Eugen Weinberg表示,“伊朗不希望因为其他成员国增产,而减少本国的生产”。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16年欧佩克产原油的需求将增加至3080万桶。即便如此,可能还是无法消化相当于200万桶的过剩供给。欧佩克失去了调整需求的能力,最近开始要求非成员国实施减产。
英国调查公司Energy Aspects表示,要消除过剩的供给,“原油价格必须进一步下跌”,认为WTI原油应该停留在每桶低于40美元的水平。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商品战略负责人Helima Croft将财政状况脆弱的利比亚、伊拉克、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5国称为欧佩克“脆弱五国(Fragile Five)”。克罗夫特指出,这5个国家“地缘政治学上的不稳定成为风险”。
财政状况相对宽裕的沙特阿拉伯等国也因为筹措战争经费等原因导致财政出现恶化。2015年6月,沙特时隔8年再次发行国债。